起艺名的技巧
艺名的形式同笔名一样,包括姓名模式和非姓名模式。
姓名模式。
保留原姓:高镇山艺名高庆奎,何风仪艺名何老风王德臣艺名王二浪,黄国雄艺名
黄不灭,姜汶艺名姜妙香,猪学发艺名褚大撸。
改用他姓:董世雄艺名蓝马,王润泉艺名杜影,李金秀艺名乔清秀,潘咏华艺名丁是娥
非姓名模式。
和姓名无关。如:李寿山艺名一条鱼,孙玉林艺名小利巴,刘成基艺名当头棒,张兴
隆艺名三骤子,汪筱奎艺名玉兔。
同原姓名保持某种联系。如:李德才艺名德娃子,祁彦子艺名彦子红,丁果仙艺名果
子红,陈荣艺名白驹荣。黄文狄艺名仙笛,田际云艺名九霄。
两相比较,采用姓名模式的艺名比较雅,采用非姓名模式的艺名比较俗。从艺名的使
用价值来看,倒是比较俗的非姓名模式更有吸引力,更适合大众的口味。作为艺名,一味
地追求文质彬彬,落人文人自号的俗套。倒给人俗不可耐的感觉。倘若不避朴野俗,俗
到极处倒显出几分雅意来。
在相关的演员之间,艺名有时可以发生纵向或横向的联系。
所谓纵向联系,就是演员巧妙地借用前代演员的艺名。例如:
“白玉霜一小白玉霜
“白玉霜”是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李桂珍的艺名,在评剧界和评剧观众中,可谓无人不
知,无人不晓。其后的评剧演员李再雯则取艺名“小白玉霜”,这对评剧观众来说,显然
是很有诱惑力的。
叫天子—小叫天—盖叫天
“叫天子”是我国著名京剧演员谭志道的艺名,他的儿子谭鑫培承继家传,推陈出新,
故取艺名“小叫天”。其后另一京剧演员张英杰则取艺名“盖叫天”,可谓艺高胆天,出言
不凡。
在我国。一向有忌讳长辈名字的习俗。当代人虽然不甚忌讳了,但为儿女命名时,一
般还是不喜欢使用长辈的名字。演艺界则不同即使不使用艺名,也喜欢在下一代的名字
里,留下上一代的痕迹。例如,言菊朋的儿子叫言少朋,李桂春的儿子叫李少春。这种父
子名字同用一字的现象,一般是有条件的,即下一代必须同上一代有家学渊源的关系。像
言少朋。据京剧界人士评价,他深得其父神韵,颇能传承本门派的艺术特色。
这种前后相承的艺名,目的自然是想借助前代演员的声誉来吸引观众。但观众的眼睛
是哄骗不得的。借用前代的艺名,至少表演技艺同前代演员是不分伯,要有所继承,有所
发展,否则反而会弄巧成拙,失去现众。舞台艺术是直观的,冒牌的假货很难找到市场
所谓横向联系,就是几个或者更多的演员采用范字的模式取艺名。
著名的昆曲演员韩世昌在《我的昆曲艺术生活一文中介绍了几个昆艺班社,例如:
恩庆社——学生取艺名全有庆字,如胡庆元、胡庆和、胜庆玉等。
恩荣科班——学生取艺名全有荣字,如陈荣会、张荣秀、黄荣达、郭荣仁、吴荣英
裴荣庆等。
益和班—学生取艺名全有益字,如王益友、侯益才、侯益太、唐益贵、李益重、王
益荣、李益广等。
还有的班社像起法名似的,连姓氏都不要。如醇王府班的学生均以荣字打头取艺名
如荣生。
这种横向联系的艺名,多属于姓名模式。由于采用了范字,起名的局限性必然很大,
因而这类艺名多显得呆板拘谨,缺乏生动活泼,溢彩传情的神韵。
1921年,孙咏零、鼎丞、张紫东、徐镜清、穆藕初等人在江苏省苏州市桃花坞五亩
园创建了昆剧传习所,他们就把传字作为学生艺名的范字。该所规定,学生凡学满一年就
要取艺名。其方法就是先在自己的姓氏后加一个传字,表示是传习所培养出来的,然后再
按行当选择后一个字。具体细则如下
小生,要用王字旁的字,如周传瑛;老生、外、末、净,要用金字旁的字,如施传
镇;副、丑,要用水字旁的字,如华传浩;且,要用草字头的字,如张传芳。这显然是把
完全范字和局部范字结合起来使用。行家一看,便知该人的出身和行当。这样取艺名,可
使学生借助传习所的声誉扬名,学生演红了,又可以为传习所增光,可谓一举两得。当
然,对艺名采取如此严格的规定,足见旧戏班中,师傅授艺,完全是封建家长式的教育方
法。把范字模式引入艺名里,其实是封建宗法观念的折射。
从字数上分,艺名有以下几种类型:
双字。例如,高朗亭艺名月官,侯俊山艺名喜麟,徐小楼艺名双红,萧长华艺名宝
铭,杨君莉艺名白杨。
三字。例如,余第艺名余叔言,李桂春艺名小达子,石月亭艺名十月明,殷斌豹艺
名小奎官,赵桐珊艺名芙蓉草,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慧生艺名白牡丹。
四字。例如:李青山艺名大金镶玉陈伯华艺名筱牡丹花。个别的人或也采用五个字
的艺名。例如,谢其荣艺名神手谢老化
可以看出,艺名多半是三字,这一点同笔名有很大的差异。